2022-03 17

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反不正当竞争法司法解释 3月20日起施行

2022-03-17
标签:
今天,《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发布,自2022年3月20日起施行。《解释》共29条,根据修订后的反不正当竞争法,重点对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仿冒混淆、虚假宣传、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等问题作出了细化规定。《解释》是最高人民法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
2022-01 19

借条怎么写?利息如何约定?一文讲清!

2022-01-19
标签:
民间借贷相较于银行贷款,具有流程简单、手续简便、低门槛、周转快、随需随借、灵活性强等优势,因此很多人选择通过民间借贷的方式进行资金融通。但是民间借贷相比银行贷款,存在利息高、风险大等劣势,因此民间借贷需谨慎。生活中,难免面临资金周转困难、短期大额消费等情况,此时大多数人会选择向亲戚、好友、同事等借款
2022-03 09

签收即认可商品质量?拆封就不能退货?最高法发布规定→

2022-03-09
标签:
3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网络消费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一)》,主要对网络消费合同权利义务、责任主体认定、直播营销民事责任、外卖餐饮民事责任等方面作出规定,将于3月15日起施行。签收即视为商品质量合格?最高法:格式条款无效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郑学林表示,《规定》第1条对于“签收商品即
2022-01 14

疫情防控中22种违法违规行为及其法律后果

2022-01-14
标签:
为帮助广大人民群众全面掌握疫情防控中可能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及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推动疫情防控工作依法依规高效进行,特编制以下22种疫情防控违法违规行为及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供参考。1.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入小区、超市、菜市场、酒店等公共场所,拒不配合管理人员的劝导配戴口罩的,涉嫌违反《
2022-01 12

用聊天记录当证据,对方改了微信号怎么证明他是他?

2022-01-12
标签:
如果别人是在微信上问自己借的钱只有聊天记录,没有借条凭证打官司时要怎么办?微信上借钱给别人但转账记录找不到了要怎么提交电子证据?遇到以上这些情况不要慌有方法但首先要提醒的是千万别做以下两件事案例一“他欠我钱是事实,我自己写张借条去起诉!”去年7月,候某通过微信向杨某借了1.5万元,两人在微信中约定了
2022-03 09

签收即认可商品质量?拆封就不能退货?最高法发布《关于审理网络消费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一)》

2022-03-09
标签:
《关于审理网络消费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一)》,主要对网络消费合同权利义务、责任主体认定、直播营销民事责任、外卖餐饮民事责任等方面作出规定,将于3月15日起施行。签收即视为商品质量合格?最高法:格式条款无效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郑学林表示,《规定》第1条对于“签收商品即视为认可商品质量合格”“
2022-01 11

室内充电引发火灾 电动车主起诉厂家 法院:车主存在过错,应适当减轻生产商责任

2022-01-11
标签:
导语近日,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法院对一起因电动自行车电池入户充电导致火灾而引发的产品责任纠纷案件进行了宣判。案例详情原告诉称,原告一家从被告经销商北京某公司处购买了一款电动自行车。今年6月13日,原告将电动自行车的电池拿到家中充电,没想到电池突然起火、爆炸,发生严重火灾,造成经济损失。原告一家后将电动
2022-02 24

最高法、人社部发布: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与诉讼衔接意见(一)

2022-02-24
标签: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与诉讼衔接有关问题的意见(一)人社部发﹝2022﹞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为贯彻党中央关于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
2021-10 18

超过退休年龄还能否认定工伤?法院判了!

2021-10-18
标签:
案件详情苏珍姑于2015年11月1日入职深圳某物业公司处工作,担任保洁员,上班时间为星期一至星期日,早上7时至11时,下午13时至17时。2015年11月3日17时5分许,苏珍姑在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后经医院抢救无效于当天死亡。2015年11月27日,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龙岗大队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苏珍姑不承担此
2022-02 17

3月1日施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执行司法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22-02-17
标签: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执行司法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1年12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57次会议通过,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法释〔2022〕3号为正确审理涉执行司法赔偿案件,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等法律规定,结合人民法院国家赔偿审判和执行工作